中國猴文化漫談 |
來源:西安龍門補習學校 發(fā)布時間:2016-02-08 18:46:52 閱讀:3857 次 |
中國的生肖文化,博大精深,歷代研究不斷:天文地理、陰陽八卦、干支五行、時空遷移、社會跌宕、人事變更,無不牽涉。 中國古代將猿猴分為許多種類,也有許多不同名稱,如狙、猱、沐猴(獼猴)、猢猻、猶、猩猩、玃、猨狖、山魈、狒狒、馬留、馬化、如拳,等等。 十二生肖,猴為申。據(jù)說,“申”在甲骨文中被刻畫為兩個母猴相對而立的樣子。漢代王充《論衡·物勢》中說:“申,猴也。”我國自商、周以來,以“申”為地名、為姓氏的很多,不知是否與猴有關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目前中國13億人口中,大約有一億人屬猴,與猿猴有關的人實在太多。古代也一樣,從生肖流行以后,總有約十二分之一的人屬猴。這使得中國猴文化不僅古老,而且豐富。 關于猴子的成語 “朝三暮四”是人們常用的一個成語,形容一個人善變、不專一。事見《莊子·內篇·齊物論》:狙公(養(yǎng)猴人)用栗子喂猴,說:“早晨給三個,晚上給四個!比汉锝耘。又說:“那就早晨給四個,晚上給三個!比汉锝詯。 成語“沐猴而冠”是用來比喻一個人徒有其表的,出自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項羽攻占咸陽,燒殺劫掠而欲東歸還鄉(xiāng),有人勸他留在關中以成霸業(yè),他卻說:“富貴不歸故鄉(xiāng),如衣繡夜行,誰知之者!”勸說者說: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,果然。”項羽聽了這話,就把這個勸說者給活活煮死了。 關于猴子的寓言 “射猴戒友”的寓言見《莊子·雜篇·徐無鬼》:吳王渡江狩獵,到猴山,群猴驚走,惟有一猴從容跳躍。王射之,猴機敏接箭。于是王命隨從射之,猴即死。吳王以此開導其友人顏不疑說:“這猴子以其機巧靈便傲視我,所以致死,應當引以為戒啊,為人不可傲慢。”顏不疑果然以此為鑒,終于有所成就。 “猴子撈月”或“獼猴救月”的寓言出自佛經(jīng)(唐代義凈譯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》):從前有一群猴子,見到井里的月影,以為月亮掉到井里了,于是它們一個拉一個,倒懸著去撈月亮,月亮沒撈到,他們卻墜井而死。這則寓言告訴人們,不要把虛幻當作真實,否則不僅徒勞無功,而且會付出慘重代價。 關于猴子的小說 唐代張讀《宣室志》卷八《猿怪》的故事別有風味:楊叟病重,醫(yī)生說需要吃人心滋補。其子楊宗素在山里遇見一老僧,自稱姓袁,說愿意舍身救人。宗素便提起父親的病。老僧愿意舍出自己的心,條件是先吃一頓飯。宗素應允。飯后,老僧上樹,念《金剛經(jīng)》:過去心不可得,現(xiàn)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并說:“你要我的心,也不可得。”說罷,化為一猿跳躍而去。 中國關于猴子的小說中最著名的當然是《西游記》,最重要的角色當然是孫悟空。學術界對孫悟空的形象來源有針鋒相對的爭論,但不能否認它確實受到佛教的影響,即間接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。孫悟空身上有猴性,機敏好動;有人性,愛憎分明;也有佛性,神通變化。他大大改變了人們對猿猴的看法,為婦孺皆知,人人喜愛。 關于猴子的戲劇、影視 元曲中有《龍濟山野猿聽經(jīng)》雜劇,演繹了一個深山老猿到寺廟聽禪師講經(jīng)而成正果的故事,宣揚佛的教化可使頑石點頭、野猿升天。 楊景賢的雜劇《西游記》長達六本二十四出,開了孫悟空舞臺形象的先河。后世各個地方劇種差不多都演出猴戲,著名的有京劇《大鬧天宮》、紹興戲《孫悟空三打百骨精》等。不過,這些戲依據(jù)的不是元雜劇《西游記》,而是吳承恩的小說《西游記》。猴戲還造就了一批著名表演藝術家,其中六齡童、小六齡童、六小齡童這樣的“猴王世家”廣為人知,F(xiàn)代影視藝術日益發(fā)達,猴戲也被搬上銀屏。除了一些傳統(tǒng)的猴戲被搬上銀幕以外,還有動畫片、剪紙片、水墨畫片等諸多品種。電視連續(xù)劇《西游記》的成功拍攝贏得了男女老少眾多的觀眾。受國外影響,近年來又有了卡通片。至于那些關于猿猴的科教片、紀錄片就更多了。 俗話說:人是猴子變來的。這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。的確,猴子與人太相似了,所以在生物學中,猿猴與人類被劃分在同一類目——靈長目,屬于“近親”。但是,猿猴畢竟是猿猴,人類的發(fā)展速度太快,早已遠遠超過了它們,遏制了它們,使它們喪失了再度進化為人類的機會,F(xiàn)在,它們的地盤已縮小,食物已短缺,還不時遭到“近親”們的捕殺,處境每況愈下:要么淪落為被飼養(yǎng)對象,供人類取樂;要么淪落為被保護對象,在有限的空間生存。中國自古有養(yǎng)猴專業(yè)戶(如狙公),有街頭賣藝的耍猴人,也有以吃猴腦為榮的美食家。現(xiàn)代科學昌明,一些猴子成為實驗品。今天,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保護猿猴的意義,并付諸行動,這是中國猴文化的新內容。 摘自《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》 |
下一篇:凱歌高奏辭舊歲 豪情滿懷迎新春
|
|
|